“过去的365天,大概应该算是我经历过的痛苦的一年。这种折腾的情况是我没有想到的。”丰瑞资本创始人李锋说。
“过去的365天,大概应该算是我经历过的痛苦的一年。这种折腾的情况是我没有想到的。”丰瑞资本创始人李锋说。
丰瑞资本成立于2015年8月16日,主要投资前期项目,包括消费升级、企业服务、深度技术。投资项目包括金融、教育、医疗、娱乐、五金、科技制造、SaaS、生活方式等领域。
据丰瑞资本给出的数据,在成立的第一年,丰瑞资本投入的消费升级项目占其总项目的42%,企业服务占23%,科技和互联网金融分别占19%和16%。
从企业家到投资者,再到两种身份的结合
14年前,李锋是一名企业家,两次创业。丰瑞资本是他的第三次创业。
1999年,李锋和两名北大学生开始了第一个创业项目。出生在李峰,第一次创业选择环保设计,准备在这个产业链上闯一番事业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,他们最后只赚了不到3万,不得不停下来。
之后他去了新东方,在那里当了7年老师。不过天生好动的李锋还是想回到创业的道路上来,于是离开了新东方,重新创业。
2006年,李锋第二次创业,创办了大数据公司Seconds Technology。第一年年底,我拿到了VC。事实上,这次冒险并不是真正的失败。二手技术到目前为止发展很好。
根据2014年的相关数据,二手科技的营收规模为3000万美元,团队为200至300人。但李锋证实,他的失败在于缺乏坚持,放弃股份,做其他事情。
自2010年1月李锋推出第一个项目以来,他在投资了61个项目,主要以互联网创业为主,包括汉都一社、三只松鼠、宜信、掘金、脸萌、bilibili、猪八戒、海狸家族,并担任40多家公司的董事。
据李锋介绍,他在这些公司投资了2.92亿美元。截至2015年6月,这些未上市公司累计回报率为17.97亿美元,整体回报率为6.15倍。
2015年8月16日,李锋创立丰瑞资本,投资人和创业者身份合二为一。
早期,股市崩盘,融资出现波折
筹资之初,李锋和他的团队情绪高涨,因为资金筹集得很快。但刚开始不久,李锋和他的团队就赶上了中国的“股灾”。从最初的20亿左右的认购,滑落到不到10亿。
前两三个月,最困难的一段时间,李锋和几个联合创始人都找不到放松和解决问题的办法,只好互相打电话问大家还好吗,还是几个人聚在一起呆着互相打气。
2015年9月,李锋和他的团队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,那就是无论多么艰难,都要努力融化人民币基金,先把美元基金放慢一点。当时美元基金有7200万美元。
因为他们认为人民币投资可能是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(3-5年)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的最佳投资机会。
他对邦哥说:“现在我们还是很感谢当时的决定。当时,人民币持有的资产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投资中处于低点,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,这将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资产升值和流动升值过程。”
最终,丰瑞资本的资产管理规模为36亿元,其中前期基金14亿元,前期美元7200万元,增长基金6亿元,专项基金11亿元。
在项目上,李锋也是凭借自己积累的口碑和人脉度过了难关。丰瑞资本成立之初投资了21家企业,其中大部分来自他在IDG时期的投资。按照IDG的做法,出去创业的合伙人通常会受到尊重,个人牵头的项目会给他更多优先权。
后来,尽管资本市场寒冬,李锋和他的团队每个月还是坚持投资3到4家公司,总投资5亿元。截至目前,其人民币主基金已投资57个项目,其中26个已完成下一轮融资。
对于项目的来源和投资成果,李锋将其归功于之前冯瑞设计的利益分配机制。
去年8月,丰瑞在成立之初,就提出了行业新概念。首次推荐该项目进行Carry(业绩收益),即所有非直接利益相关者推荐该项目,丰瑞资本在6个月内成为该项目第一家机构投资者,在该项目退出Carry时可获得5%的投资回报。
通过这一激励措施,丰瑞资本过去一年58%的投资项目来自独家,37%来自外部推荐,5%来自FA推荐。其中,丰瑞资本牵头的项目占91%,独家投资占49%。外部推荐中,互联网高管推荐60%,被投资企业高管占30%,LP占10%。
在投资后方面,丰瑞提供从人力资源到品牌市场、法律事务的服务。李锋告诉邦哥,“我们的投资和投后团队比例是1:1,因为服务支持和投资一样重要。”